知了怎么养殖?
1、收集卵枝
养殖蝉时,需要在每年的7-9月份时到野外收集卵枝,可以准备锋利且经过消毒处理的剪刀,将枯萎发黄且带有白色虫卵的枝条剪掉,或者在每年的6-7月份时从树木下挖取刚出卵的蝉若虫。
2、饲养场所
蝉主要以树木为食,养殖蝉时,需要将肥沃深厚、背风向阳且地势平坦的地方作为饲养场所,再往场所里栽种桃树、苹果树、梧桐树、核桃树、梨树、李树等,让蝉孵化后能够吸取汁液。
3、养殖方法
1、环境:知了“殖种”深度以30~50厘米为宜,要向阳防冻,土质松软、肥美、无污染。
2、饲料:挑选根系兴旺、生长旺盛、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,如杨、榆、柳、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。
3、防疫准备:出土后的知了以及羽化后的成虫天敌较多,养殖时应加以注意和保护。
人工养殖蝉的第一步是饲养场地的选择,选择一个好的饲养场地的很重要。一般要求选择地势较高,排水良好,向阳防冻,土质松软、肥沃,无污染的果园作为饲养场地。
饲养场里的果木要选择根系发达、生长茂盛、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,最好是矮化果树如桃树、梨树、苹果树,其他的如白蜡、榆树、杨树、也都是蝉的良好寄主树木。养殖场内不能过于干燥,土壤含水量也不能过高更不能出现积水现象,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、枝叶幼嫩多汁,可随时保障蝉生长所必须的营养。
此外,最好还要在饲养场内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,像花生、甘薯、山药等等。这些根茎类的藤蔓能为蝉提供一个较好的遮阳条件。蝉的卵枝埋入地下以后,并不需要特别的人工管理,只要注意防旱防涝,以促使寄主树木繁茂生长,给蝉的幼虫提供足够的营养源,使若虫生长发育健壮,增大个体提高产量。
蝉的卵从当年入土后就开始生长,第1年生长体重只有1克左右,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,这一时期为小幼虫时期;第2年体重发育到3克左右,到了出土前期,全身色素加深,眼睛呈粉红色,这时被称为若虫。若虫发育至体重大约4.5-5克时,就成为成熟若虫,此时身体颜色为褐色,眼睛呈黑灰色。成熟若虫于第2年6月中旬至8月初从土中钻出来。人工养殖的蝉从蝉卵入土殖种到成熟若虫钻出地面,只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。
蝉在地下的生长阶段,为自然野生状态,整个过程不需要进行特殊的人工管理。春夏秋三个季节里,地下的温度适合蝉在地下的生长,而在寒冷的冬季来临之前,最好在殖种区域均匀地覆盖一些麦秸,以保持适宜的地温,有利于蝉度过寒冷的冬季。
要养殖知了,首先需要选择良种,最好是从正规的养殖场或者宠物市场购买,这样能够保证知了的质量和健康状况。
其次需要准备适宜的生长环境,以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方面保持稳定,保证知了健康成长。
饲料方面,可供给蚕豆、豆渣、蒜蓉等植物性饲料。在饲养过程中,需要定期清理、消毒和换水等工作,以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最后要对知了进行观察和管理,尽可能避免对它们的干扰,以保证知了群体的健康和繁殖。
每年7月中下旬至10月底,是蝉产卵最旺盛的季节,尤其是7月中下旬至9月底,此时剪下蝉产卵的树枝,捆成小捆(两头离产卵段20厘米),立插于盛有泥土的器具内,可保持树枝的水分。然后根据卵的蜕化情况,每天在每棵树下距离树根部30厘米处,挖深40厘米、长30厘米的坑,埋1~2根产卵树枝,土壤干时用水洒湿,再填土埋平即可,争取在10月底前后埋完。若埋枝过晚,则蝉卵抵抗能力弱,成活率较低,产出量自然也低,且在地下生存的时间更长(至少要比正常出蛹多1年时间)。
整片的桐树、杨树、果树地,由于树根较为密集,足以供给蝉蚁吸食与蜕化所需的营养,在这种密集地方埋产卵枝,不但蝉蚁生长快,而且蝉蛹出土时便于捕捉,节省劳动力,其产量可高于零散埋枝6倍以上。
每天要勤观察产卵枝条上卵的变化情况,如发现即将蜕化成蝉蚁的枝条,应及时***集回来,立即埋在各个树根下,这样即可与第一次埋入的时间错开,使蝉蛹出土的时间有间隔,便于每晚都可以捕捉。此次埋枝方法同第一次,只是坑要靠近树根部一些,埋好后不用***取任何措施,蝉蚁便可在树根上吸取营养,维持自身生命。这种方法要比未蜕化为蝉蚁前埋入土中的蝉卵早出土1~2年,而且有助于提高成活率与产出量。
人工养殖需要每年在各种树根部的不同地方埋1次树枝,这样可以产出更多优质蝉蛹,由于剪掉了产卵枝条,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,还能促使剪断部位发出新的生长点,可谓一举两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