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山甲哪里有人养殖?
近期在邀请你参与热门话题讨论中,看到有两个讨论话题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,分别是“穿山甲真的被我吃灭绝了吗?"“穿山甲哪里有人养殖?"。
穿山甲五百多年前载入《本草纲目》入中药,五百多年来穿山甲种群活得好好的。却在近三十多年(大概是1983年以来)的时间里,被贪吃野味的人与商贩的合作下,把穿山甲吃得过精光(功能性灭绝)。尽管1989年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2020年5月又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但是,遗憾的是现在还有没有野生穿山甲?提升什么级都挽救不了了!
在现实状态下,人工养殖保存种群尤其重要。但是,我查询资料看到,在祖国内地多省、地都养殖过,却无一家养殖成功的!主要问题是出在穿山甲的食物上。这个问题我就纳闷了,是我们的动物专家们太专业吗?“专到死胡同里的牛角尖里去了"告诉大家:穿山甲是可以用人工饲料喂养的,而且是一般好买人们常吃的东西(开始要创造特殊环境让它碰到食物),还可喂养到给食物时用“嘘嘘嘘…”的口哨声唤起主动从隐藏处出来吃食物,逗人玩。…今天就说到这里,有必要再详述…这是我回忆1984年养殖穿山甲的真实情况。
穿山甲养殖是“一箭双雕”的好事,一方面能够减少偷猎野生穿山甲的问题,目前因为偷猎,穿山甲几乎都成为了濒危物种,中华穿山甲甚至到了“功能性灭绝”的地步,离彻底消失只有一步之遥。另一方面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,因为它的鳞片和肉是分开售卖的,其中仅仅是肉就达到了上千元一公斤。但是,遗憾的是目前国内没有一家穿山甲养殖场,而且曾经的穿山甲养殖项目也都以失败告终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让穿山甲极难实现人工养殖呢?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解析一下这个问题。
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说:繁殖习性、生活习性以及种群数量。
我们先来说繁殖习性。穿山甲是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下所有动物的统称,作为一种哺乳动物,它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都是胎生的。以我国的中华穿山甲为例,它们通常在每年的4-5月份进入***期,在交配后有8个月左右的妊娠期,之后会产下一只幼崽。幼崽在1年后即可成年进入***期,从这个角度看,穿山甲的繁殖能力在哺乳动物中属于中规中矩的,不算强也不算弱。
但是,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没有参考,那就是穿山甲幼崽的成活率。在野生环境下,穿山甲幼崽的成活率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。但是在人工饲养下已经有数据了,早在2014年广东南岭投资有限公司就在南岭投资建造了一个穿山甲养殖基地,但是在繁育时,当时参与繁育的接近30只成年健康的穿山甲,只产出了7只穿山甲后代,其他的由于种种因素都繁殖失败了。因此,如此低的后代成活率,必然不适合人工养殖。
其次是生活习性。穿山甲是一种主要以白蚁为食的动物,要想养殖必须要给它们提供足够的食物,而穿山甲并没有被人类驯化过,其食性不能改变,否则会影响存活率,也就是说想要养殖穿山甲就要给它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白蚁。而且一只穿山甲一天就要吃掉约100克的白蚁,要形成养殖规模,一天至少要准备的白蚁就要几公斤了,最关键的是穿山甲的进食习性是靠自己挖掘白蚁巢穴,用细长且湿滑的舌头舔食,所以,想要养穿山甲必须要准备一个布满了白蚁巢的养殖基地,这是一个难点。
除此之外,穿山甲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,由于它们原生环境在热带和亚热带,再加上没有被驯化,所以在饲养时,环境也必须要模拟野生环境,别的不谈单就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就很高,在温度上不能波动太大,适宜温度要稳定在24-26℃之间,湿度要达到65%左右。一旦这些条件出现大的波动就容易影响穿山甲的健康。这也是一大难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