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蟹养殖新技术,如何养大蟹,几大必备条件?
土壤土骨应以黄骨五花土,为最佳。黑青土为次,黑板沙为最次。
pH值土壤为6.5-7.8为优,6-7.5为次,7.5-8.5为差
水源:
临近自然水源为主,大湖,大河,上流无工厂为佳,沿水源区15公里无人口生活排污,工厂排污,最忌水源地有化工企业。
开塘:
四周坝埂坡比为3:1,坝高1.2米,以养大规格闸蟹为主,四周开50公分3米宽缓坡回形沟。50亩以上大块中间加十字分水沟。
进出水口进行固定化设计。
防逃墙栏设计:
河蟹养殖新技术,如何养大蟹,几大必备条件?
选择合适作养殖螃蟹的养殖的田块:
以水稻田为优,湖滩旱地为次,荒草芦苇滩为下。
土壤土骨应以黄骨五花土,为最佳。黑青土为次,黑板沙为最次。
pH值土壤为6.5-7.8为优,6-7.5为次,7.5-8.5为差
水源:
临近自然水源为主,大湖,大河,上流无工厂为佳,沿水源区15公里无人口生活排污,工厂排污,最忌水源地有化工企业。
开塘:
四周坝埂坡比为3:1,坝高1.2米,以养大规格闸蟹为主,四周开50公分3米宽缓坡回形沟。50亩以上大块中间加十字分水沟。
进出水口进行固定化设计。
防逃墙栏设计:
河蟹深水养殖技术?
深水区宜栽种苦草、轮叶黑藻、马来眼子菜、伊绿藻等沉水植物,浅水区宜栽种稗草、水花生等。要优化水草结构,调控覆盖面积,使沉水植物、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占总水面的1/3以上。
苗种质量是实现健康养蟹的前提和基础。要弄清苗种的来源情况,蟹种以自己或本地培育的长江系种为好。
合理放养,做到“三改”,即改春放为冬放,改小规格为大规格,改高密度放种为适当稀放,放养时间一般控制在2月底~3月份,放养规格每公斤为80只~160只,放养密度每667平方米为450只~500只。蟹种放养时,先用0.008‰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~15分钟,再行放入。
高密度养殖河蟹技术要求?
河蟹养殖如要形成一条高产量、高规格、低成本无公害的养殖路子,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
一、池塘进行标准化的改造,蟹池的规格一般在20—30亩左右;池埂埂面宽2—3米,坡比为1.5—2.5,清除蟹池过多的淤泥。每亩用200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。
二、种植复合型水草,水草有伊乐藻,苦草,轮叶黑藻等。保持水草覆盖率在58%左右:每亩螺蛳500公斤,同时根据蟹池内螺蛳实际数量,7月—8月再补放一次,亩放100公斤左右。
三、把好苗种质量关。做到品种纯正,规格整齐,行动敏捷,体表完整,选长江系的优质蟹种。亩放量达1500只,合理混养青虾及套养鳜鱼。
四、把好水质水位的调控关,根据池塘前、中、后期的水质情况、定期不定期加注新水或换水,保持水质的肥、活、爽、清和较高的溶氧,透明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,PH值控制在7.0—8.5之间;溶氧量稳定在5毫克/升以上。每隔10—15天亩田新鲜生石灰10—15公斤全池泼洒一次,增加池塘自净能力,协调池塘生态环境,有利于河蟹脱壳生长。
高密度养殖河蟹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模式,以提高养殖户单位面积养殖规模和产量为目标。以下是高密度养殖河蟹的一些技术要求:
1. 池塘设计:养殖池塘要具备良好的水源供应及排水条件,同时需要适当的池塘面积、深度和形状,以满足河蟹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。
2. 水质管理:维持池塘的水质清洁和稳定是至关重要的。要定期监测池水的温度、溶解氧、pH值和氨氮等指标,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。
3. 饲料管理:合理配制河蟹所需的饲料,根据螃蟹的生长阶段和体重,科学调配饲料的种类和比例。同时,有***地喂养,避免过度投喂,以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。
4. 疾病防控:加强对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控工作,定期检查水质和蟹群健康状况。对病虫害的防治要及时、科学,并根据需要***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