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鳅高产养殖技术?
选择水池培育苗种是比较合适的,而且可以在池塘种植芦苇等植物,投放苗种前,用生石灰全塘泼洒消毒,消毒后再投放苗种。
要保证苗种能自由平游,一般每立方投放1000尾。
投放苗种后,可以适当的投喂熟蛋黄、豆饼等这样的精饲料。待泥鳅自由捕食后,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、糠及剁碎的鱼、虾等饲料,每天3-4次。而且要合理施用肥水调节水质。
怎么养殖泥鳅?
泥鳅适应性强,在我国一般的淡水水域都能生存。它肉质细嫩,营养丰富,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。泥鳅的养殖方法如下。
一、人工建池:选避风向阳,靠近水源和房屋处,建造深130厘米以上的水泥池,大小视养殖的多少而定,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。苗种池宜小些,为50平方米左右。池两端设进出水口,出水口应低于进水口,进出水口需用密网围好。池水保持1米左右深,池壁要高岀水面0.5米,以防泥鳅逃跑。
二、泥鳅的饲料:泥鳅食性杂,水中的小动植物、浮游生物等都是它的食物。2个月大的泥鳅苗主要以水中的轮虫、水蚤为食,3个月后除吃浮游生物外,还吃一些有机物的残渣,水草的嫩叶等。除了自然饵料外,还可投喂一些人工饲料如:蚯蚓、鱼粉、贝肉、杂鱼肉、蛆以及米糠、麸皮、饼粕、豆渣等。
三、人工自然繁殖:开春以后清理产卵池,用生石灰清理消毒,之后注入新水,待毒性消失后,再将亲鱼按雌雄比为1:3放入池中,每亩不超过200千克,进行精心饲养。当水温上升到18℃左右时放入人工鱼巢。鱼巢可用棕榈片、柳树枝、水草制成,用竹竿将鱼巢固定在水池中央或四角,沉于水中。一般在晴天早上,把附有卵的鱼巢取出放于孵化池中。经过1~2天,就可孵出。
四、饲养管理:先在养殖池底铺20厘米厚的肥泥,水深50厘米左右,培育肥水。然后每亩放养2.5~3万尾泥鳅种苗。11月到来年3月份不需投喂饵料。在饲养的过程中,要根据水质肥瘦进行施肥,培养浮游生物。当水温超过30℃时,要经常换水并增加水的深度。冬季以保温为主,可在水池四角放入农畜粪便以提高水温。
以上就是养殖泥鳅的一些要点,关注本人,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帮助。
1、清理池塘: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,提前20天要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。等到清理完池塘重新加水之后,在池子里种一些藕、茭白、水葫芦、水花生,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。
2、培肥水质:在放养前10天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,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。
1、专池养鳅: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***用的养殖方式。池塘以泥底为好,如果是水泥池,则应铺泥土15―20厘米深。池塘面积不宜太大,以一亩左右为宜,每亩可放3―4厘米长的鳅苗5―10万尾。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,以有机肥为主,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。放苗以后,逐步加强饲料投喂,并追施有机肥料,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、豆饼、麸皮、豆渣、蚕蛹粉、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。肥料有人畜禽粪、农作物禾秆堆肥等。如水温高于30℃或低于10℃时,投饵量应减少。一般饲养8―10个月可以捕获,高产的每亩可达250―400千克。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,体重10―15克达到商品规格。
2、稻田养鳅:在稻田放养泥鳅,可以利用田中蚯蚓、摇蚊幼虫、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,投喂少量的饲料,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。由于泥鳅生活力强,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,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。所以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。稻田建设与养其它鱼类一样,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,面积2―3平方米,深约50厘米,鱼溜与鱼沟相通,鱼沟开成“田”字或“井”字型。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。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.5―2万尾,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,适当投饵和施肥,秋季收稻谷后起捕,或灌水继续养殖,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。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―50千克。
此外,在种藕、植莲、菱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,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。一般亩放千尾左右,只要饲养管理得当,水面收入可以提高。
3、家庭养鳅: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凼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。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―4厘米的鳅苗4000―5000尾放养,也可与黄鳝、鲤鱼放在一起混养。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,如剩饭菜、畜禽粪、菜叶等,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。同时控制好水质,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“吞气”时,表明水体中缺氧,应停止施肥,并更换新水。泥鳅个体长到15-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。经8―10个月的饲养,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。